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科學理論指導偉大實踐。新思想指引新實踐,新思想照亮新征程。2023年10月,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創新的文化理念、務實的工作作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貢獻機關黨建力量。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意義
(一)文化影響國運
文化,如同一個國家的靈魂支柱,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記憶,指引著民族的未來航向。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边@句話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在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道路。
一個國家的文化,是其凝聚力的核心源泉。當一種積極向上、富有創造力的文化在國家中蓬勃發展時,它能夠將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們緊密團結在一起,形成強大的向心力。這種凝聚力能夠激發人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促使人們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共同努力。同時,文化也是創新的重要驅動力。在文化的滋養下,人們的思維更加活躍,創造力得以充分釋放,為國家的科技進步、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思想、新方法。從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些文化繁榮的時期,往往也是國家興盛的時代。無論是古代中國的漢唐盛世,還是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文化的復蘇與繁盛都為國家的發展注入了無窮的活力。
?。ǘ┪幕螄\
中華文化歷經數千年的傳承與發展,博大精深,宛如一座璀璨的寶庫。從古代的儒家思想強調仁愛、禮義,道家學說崇尚自然、無為,到法家的法治觀念,墨家的兼愛非攻,這些豐富的思想體系為中國的社會治理、道德規范、人生哲學等方面提供了深邃的智慧。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文化不僅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還在經濟、政治、社會等各個領域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例如,“外儒內法、兼收佛老”的文化體系,對中華文明的發展、傳承與延伸產生了深遠影響;兼容并蓄、開放交流的文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助推了開元盛世的形成。在近代,新文化運動以民主與科學為旗幟,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當今時代,中華文化更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中華文化所倡導的和諧、包容、合作等理念,為解決全球性問題提供了獨特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ㄈ┝暯轿幕枷胍I中國式現代化前行之路
中國式現代化不僅吸收了馬克思主義的精髓,還深深植根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中國人民千萬年來的文脈所系、根脈所在,其中蘊含著偉大智慧、合理因素,與馬克思主義精髓相貫通、相融合,就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她一經形成并不斷豐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真理力量和磅礴的實踐偉力,為強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精神力量和文化引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民族復興需要精神引領,國家發展需要價值導航,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導下,中國式現代化才能更加全面、更加穩健。我們以文化人、立德樹人,以文養廉、固本培元,以文興邦、立根鑄魂。一方面,用豐富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質;另一方面,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先進的現代文化激發人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業熱情,推動經濟的轉型升級。傳統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誠信精神、創新精神等,為現代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用文化建設提升國家的軟實力,增強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力。優秀的文化能夠吸引世界的目光,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國際合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理解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內涵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七個聚焦”的總目標,其中對“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進行了任務要求和部署安排。
(一)堅定文化自信,深化文化體制機制創新
創新,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關鍵之舉。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如仁愛、誠信、和諧等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就要求我們堅定對中華文化的自信,深入挖掘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不斷創新文化表現形式,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創造出更多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化產品。此外,還要深化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打破傳統的文化管理體制束縛,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文化建設,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企業。
(二)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
文化是意識形態的基礎和載體,意識形態是文化的核心與靈魂。文化領導權的本質是意識形態領導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我們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引導黨員干部群眾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確保意識形態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要加強對意識形態領域的引導和管理,堅決抵制各種錯誤思想的侵蝕。在文化建設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反映人民的生活、表達人民的情感、滿足人民的精神需求。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臺,我們要加強對網絡文化、網絡行為的引導和管理,打擊網絡謠言、不良信息等,讓網絡空間成為傳播正能量的重要陣地。只有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才能確保文化建設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ㄈ﹫猿秩嗣裰辽?,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大文化供給力度,推出更多優秀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要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務。要鼓勵文藝創作,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藝作品。同時,要結合四下基層、共同締造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人民群眾的業余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ㄋ模﹫猿种袊幕觯嵘幕泴嵙椭腥A文化影響力
在全球化的時代和新全球化的今天,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愈發重要。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加強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要通過舉辦文化活動、開展文化貿易等方式,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不僅能夠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踐行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具體要求
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湖北省委關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決定》,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對黨中央決策部署的細化、實化、深化,展示了湖北謀劃、湖北擔當和湖北行動。
?。ㄒ唬┮愿哔|量黨建引領和保障各項工作的落實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必須切實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才能有效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全會要求各級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而努力奮斗。紀檢監察機關要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湖北得到不折不扣的貫徹落實。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以高質量的機關黨建為湖北的發展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
?。ǘ┮赃M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
改革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們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旗幟引領方向,思想指導實踐。湖北要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全面推進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民主法治建設,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動湖北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要加強科技創新,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湖北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
改革的關鍵在于落實。全會謀劃的各項改革措施,都需要我們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確保改革取得實效。要加強對改革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建立健全改革考核評價機制,對改革不力、落實不到位的要嚴肅問責。要加強改革的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的改革氛圍,讓廣大人民群眾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改革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確保改革順利推進。在改革落實過程中,要注重細節,一步一個腳印,把每一項改革任務都落到實處。要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形成改革合力,共同推動改革取得成功。
?。ㄗ髡呃顒P 系省紀委監委派出省委直屬機關紀檢監察工委書記)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轉載須征求本網站同意,注明來源、原標題、不得變更核心內容。